受作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支持,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终身教授bernhard grimm于8月23-26日到农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和访问。24日上午,grimm教授为我校师生作题为“ pigments of life: functions synthesis and control of tetrapyrroles”(生命色素:四吡咯的功能、合成和控制)的学术报告。四吡咯化合物(tetrapyrrole)是一类具有卟吩核的大环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动物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体内的叶绿素等,在光合作用等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报告重点以四吡咯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glutamyl-trna reductase (glutr)为例,分析了翻译后调控机制对酶活性、稳定性、蛋白互作、蛋白分布等的作用。
此外,作为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生命科学院原院长,grimm教授专门介绍了洪堡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和国际化办学方面的基本情况。我校杨文钰教授向bernhard grimm介绍了其团队经过23年研发、目前在全国应用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理论与技术,grimm教授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双方并对将来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进行了探讨。
访问期间,农学院刘卫国教授邀请bernhard grimm教授前往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崇州)观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地,博士研究生李秀妮和贺凌霄分别介绍了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就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试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人物简介】:bernhard grimm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终身教授,柏林洪堡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国际植物逆境生物学领域知名科学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叶绿素和血红素的合成和降解途径,光合作用调控,植物叶绿体到细胞核反向信号传导和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先后主持参与多个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等资助的重要科研项目。至今已在plant physiol, plant j, pnas, plant cell, jxb, nat plant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