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潘峰,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药学院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生。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及其内生真菌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6篇发表于sci收录期刊(总影响因子16.67),8篇发表于cscd收录期刊。
最初认识潘峰师兄的时候,感觉师兄温文尔雅,身上有一种翩翩君子的气质。温柔,与师兄认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耐心,几乎所有与师兄共事过的人都这么评价他;优秀,了解师兄的人都会这样称道。
潘峰师兄目前以第一作者在《phytomedicine》,《fitoterapia》,《brazil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核农学报》,《菌物学报》,《微生物学报》和《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2014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15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16年获得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并获得“优秀研究生”称号。2017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即使是有一连串的成果,一连串的奖励,但是师兄还是很谦逊。他说并不觉得自己多优秀,只是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努力了罢了,只是因为没有放弃。
我问师兄,为什么选择了川农,选择了农学院。师兄回答我说,因为喜欢成都,便来到了成都。来川农是因为偶然情况下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川农的师姐,刚好对师姐研究的内容很感兴趣,于是就来了农学院和师姐成了同门。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川农人。最先开始的是源于对成都向往,成都的慢悠悠又极具人情味儿和生活气息。选择川农,来到了农学院,我想,可能就是冥冥中未知,却又命中注定的缘分了。
当把工作培养成兴趣,研究生活就不会那么枯燥了。师兄谈到联培过程中,一个德国老教授留给他的印象比较深刻。老教授已经退休了,但有时会回到实验室,和学生做实验,即使是一些基本的实验,老教授一做就是一天,而且特别开心。师兄十分向往,同时也是在用这种态度面对自己的科研路途,他希望能让自己静下心思考一些研究问题是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也是他之所以选择读博的原因。谈到找工作的事情,他这样告诉我们,找工作的话,自己应该也是会选择以研究类为主的工作。我想,师兄是一个真正的研究者,是一个真正爱学术的人。
师兄自己作为过来人,给师弟师妹们留下的建议就是,在研究生阶段,能够真正沉下心来,安安静静的面对自己,面对科研。科研上,不要怕,多去接触研究前沿,多看文献,拓展自己思路。生活上,还是多去走走,行万里路真的比天天在一个地方好,但是别把心玩野了。“我明天不会对今天的所作所为后悔。”自己在面临问题或者是选择时,都拿这句话来告诫自己。每当这样问自己的时候,好多事就知道该不该做了。
师兄感恩他的导师吴卫教授,她是他的研究路上的领路人。他感恩研究生生涯遇到的所有老师,教给了他专业的知识和学术诚信,他感恩他的同伴们,给予了他非常多的不可或缺的支持和帮助。他感恩川农:“自从踏入川农校园的那个时候开始,我便是川农人,因为有那么一大批川农前辈的努力,毕业前我以川农大为荣;毕业后,我也会继续努力,是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川农毕业生,希望某一天川农大也能以我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