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杨文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曾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
党课内容
大家好,我是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今天,我分享的党课题目是《耕耘半生,当好国家粮油安全“守护羊”》,与大家交流坚持守正创新、践行初心使命的感悟。
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计的基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1.13亿吨,人均208.5公斤。在农业强国建设战略引领下,截至2023年,粮食产量攀升至6.95亿吨,人均492.9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有力地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让种粮也能够致富”。作为农业科技战线的党员,我们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专注多产粮、产好粮,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大豆是高营养作物,玉米是高能量作物。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大豆需求量持续攀升,国产大豆已不能满足国人需要,近年进口量保持在1亿吨左右,作为能量饲料的玉米进口2000万吨左右,大豆、玉米短缺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吃得好的卡脖子难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瞄准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需求,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我国人多地少,玉米大豆属于同季旱粮作物,争地矛盾十分突出,单纯通过扩大面积增加大豆产量空间十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实现玉米大豆兼容和谐发展成为我的追求目标。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栽培技术就是农业的操作系统,我决心改变大豆玉米的操作系统,探索一条人多地少情况下的玉米大豆协同发展的安全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经过一系列试验研究,2005年,在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现场会上,我首次向与会专家作了“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的研究与示范”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全国大豆同行的高度关注,也受到一些专家的质疑,认为“这种模式是老套筒,不宜机械化,没前景”。但我没有迷信权威,怀着对我们多年试验示范结果的信心,想到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对大豆优质蛋白需求的增加,让我坚定了干下去的决心,继续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研究与应用,用事实让质疑的专家信服,用高产让农民认可。
初心使命的实现,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坚持我们的研究方向,不管遇到什么科学技术难题,相信我们的智慧一定能够解决。2006年四川大旱,生产上单作玉米和甘薯普遍绝收,然而,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却一片丰收景象。2007年全省套作大豆面积实现翻番,达到261.3万亩,平均亩产138.2公斤,四川跃为大豆主产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不仅走向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决定,2022年起在西南、黄淮海和西北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虽然技术应用效果越来越显著,但是,要改变农民传统的种地习惯并不容易,新技术落地异常艰难。于是,我带领团队十几年如一日到全国各地开展示范样板建设,从播种到收获,每个关键环节都在田间地头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农民答疑解惑。三年来,我和团队成员如候鸟一样从南到北全国奔忙,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几乎全年无休。看到示范农户一年比一年种的好,产量和效益一年比一年高,丰收带给他们的喜悦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要牢记“党之大计”、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把个人事业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挑最重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原文链接: